南陽簡介

概 況 南陽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,東界河南省駐馬店、信陽地區,南接湖北省襄樊市、鄖陽地區,西與陜西省商州市連,北與河南省三門峽、洛陽、平頂山市毗鄰。地理坐標為北緯32°17’~33°48’,東經110°58’~113°49’。 位于河南省西南部。面積27000平方公里,人口1026萬,轄2區1市10個縣,227個鄉(鎮),4636個行政村。
行政區劃 全市轄臥龍區、宛城區和方城縣、南召縣、鎮平縣、內鄉縣、西峽縣、淅川縣、唐河縣、新野縣、桐柏縣、社旗縣及鄧州市13個縣(市、區),232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(其中建制鎮89個,鄉138個,街道辦事處5個),4618個村委會,125個居委會,是全省土地面積最大、人口最多的地級市。
自然環境 東西北二面環山,中南部為開闊平原,地勢微向南傾斜,以河流為骨架構成了向南開口與漢江平原相連接的馬蹄形盆地,素稱南陽盆地,東北有方城缺口與華北平原相通,構成了我國歷史上著“南襄夾道”盆地。北部為伏牛山,東部為桐柏山,西部為肖山。境內屬淮河流域的主要河流有淮河及其支流里河、甘江河、淇河四條;屬長江流域的唐河、白河和丹江水系,縱貫中西部,南流出境,入漢水。年平均氣溫攝氏l4.5一l5.8之間,年平均降水量800-1100毫米,全年無霜期225-240天。經濟現狀 國內生產總值306.6億元,其中:第一產業98.82億元,第二產業134.42億元,第三產業73.36億元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998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1124元?,F有耕地1353.41萬畝,糧食作物以小麥、玉米、大豆、紅薯、水稻為主,經濟作物有芝麻、油菜、棉花、煙葉、花生等。森林覆蓋率22.1%,森林樹種有馬尾松、油桐、法桐、楊柳火炬松、板栗等。
礦產資源 有天然堿、蘭石棉、蘭晶石、金、銀、石墨、釩、鉛、鋅,其中天然堿、蘭石棉、蘭晶石儲量全國第一,銀、石墨、釩、鉛、鋅河南省首位。主要中藥材有柴胡、山芋、山碴、當歸、全蟲、杜仲、麥冬、天麻、丹皮、菊花、桔梗等。土特產有猴頭、鹿茸、木耳、蘑菇、獼猴桃、山羊皮、榨蠶絲等。有娃娃魚、黃腰猩、水獺、鐵杉、冷杉、水曲柳、銀杏、流蘇樹等珍貴動植物。有吉脊椎動物恐龍蛋化石遺跡。
氣候條件 南陽市地處中原,屬北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性氣侯,季風的進退與四季的替換較為明顯。四季氣侯特點:冬干冷,雨雪少;夏炎熱,雨量充沛;春回暖快,降雨逐漸增多;秋季涼爽,降雨逐漸減少。冬季時間較長110-135 天,其次是夏季110-120天,春秋時間較短55-70天。全市年平均氣溫14.4-15.7℃,最熱月平均氣溫26.9-28.0℃,最冷月平均氣溫0.5-2.4℃。年降雨量703.6-1173.4mm,年日照時數1897.9-2120.9 小時,年無霜期220-245天。
地理資源 南陽物華天寶,資源豐富。由于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,氣候溫和,雨量充沛,土地肥沃,適宜農、林、牧、副、漁各業發展,南陽成為河南省糧、棉、油、煙的重要產地,素有“中州糧倉”之稱。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、玉米、大豆、水稻、紅薯等。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、煙葉、芝麻、花生等。南陽黃牛為全國五大優良品系之一,馳名中外。林果資源有松、杉、泡桐等用材樹30多種,中華獼猴桃、蘋果、柑桔、板栗、油桐、生漆等經濟樹20多種,以及猴頭、木耳、磨菇等種類繁多的土特產品。南陽藥材久負盛名,有中草藥2000多種,其中茱萸、辛荑、桐桔梗、裕丹參、唐半夏、全蝎、血琥珀、杜仲為南陽山藥八大名產。目前,已發現各類礦產76種、345處。其中,天然堿、藍晶石、紅柱石儲量居全國第一;銀、銅、鋁、鋅、鉛、石墨、大理石、水泥灰巖等居全省第一;黃金、石油居全省第二。獨山玉因其花色品種繁多、質地堅韌細膩,色彩斑駁陸離,素有東方翡翠之稱,其產量居我國四大名玉之冠。
交通狀況 境內公路總里程5769公里,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21.4公里,有國道207線、209線和311線、312線穿過,全長530公里;省道16條,全長1151公里,縣鄉道全長3997公里,專用公路91公里,其中二級路512公里,晴雨通車里程3663公里,橋梁1222座46623延米,其中大中橋梁317座32118延米,縣縣通油路,213個鄉(鎮)晴雨暢通,4153個村通汽車。有鐵路焦柳線161公里,轄內共建有13個火車站。地方鐵路南獨線境內長73公里,明泌線經境內23公里。目前,境內有丹江口水庫庫區航運。從雙廟至申明鋪、臺子山至陶岔、黑山咀至賈溝、臺子山至土門,通航水深兩米以上,通航里程分別為68公里、18公里、19公里、20公里,通航里程合計125公里。境內航運為客貨運輸。庫區建成有馬蹬港。年客運量4660萬人,貨運量3443萬噸,旅客周轉量267242萬人公里,貨物周轉量287460萬噸公里。民用汽車保有量27024輛。市區東有民航機場一處,可起降B737大型飛機。轄內有郵電局、所367處,電報電路44路,長話電路1406路,年郵電業務總量18832萬元。
交通規劃到2010年公路通車里程達6254公里,其中:高速公路137公里,一級公路308公里,二級公路1939公里。通油路鄉(鎮)多達到85%,通公路行政樹達90%以上。同時計劃在2005年在轄區內建成由西向東的西寧-南宗的一條新鐵路干線,途經西峽、內鄉、鎮平、南陽市區、唐河、桐柏。規劃到2010年:l、唐河從唐河縣城至省界,通航100噸級船舶,通航里程86公里,同時規劃建設唐河港。2、白河從新野縣城至省界,通航100噸級船舶,通航里程31公里,同時規劃建成新野港。
名勝古跡 南陽山川秀麗,人文薈萃。作為國務院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,南陽名勝古跡眾多,可供觀賞游覽的風光名勝達40余處,境內有四、五十萬年前的“南召猿人”和新石器時代遺址;有全國唯一保存完整的縣衙——內鄉清代縣衙;有全國最大的漢代畫像石刻陳列館;有紀念著名漢代醫學家張仲景的醫圣祠、紀念漢代科學家張衡的陵園和博物館及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、軍事家諸葛亮躬耕處的武侯祠;有聞名遐邇的丹霞寺、香嚴寺、水簾寺、山陜會館;有寶天墁、太白頂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丹江、老界嶺等多處引人入勝的自然景觀。1993年,南陽盆地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群,被專家學者稱為“震驚世界的重大科學發現”,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“世界文化遺產”。醫圣祠、張衡墓、武侯祠、山陜會館、福勝寺塔、水簾洞、淮讀廟、菩提寺、文廟大殿等。南陽玉雕、絲毯、烙畫聞名國內外。